Nov 15 2015

科学微讲堂之“贴心的黑科技们”

首页 » 技术部节目 » 科学微讲堂之“贴心的黑科技们”   

     HELLO,大家好您现在收听到的是由黑龙江大学有线广播台技术部为您带来的科学微讲堂,刚过去的双十一小伙伴们有没有剁手呢!你的购物车是不是满了又清空了呢?今天的微讲堂就跟小伙伴们分享一下双十一的剁手攻略吧。 今年双十一玩大了,抢购还没开始,京东已经实名举报阿里巴巴,开撕了。113日晚,京东发布公告表示,近期不断接到商家信息,反映阿里巴巴在双十一促销活动中胁迫商家“二选一”。京东称这是典型的店大欺客行为,使得在其他电商平台上购物的客户无法享有公平的促销优惠,损害了商家利益。这些行为妨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更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对此,天猫方面负责人回应称,“我们尊重实名举报,但今天是鸡实名举报了鸭,说鸭垄断面”。
    对此,微讲堂表示无观点,只是感觉到浓烈的CP感,仿佛阿里巴巴在说“宝贝,别闹”。双十一向来都是单身汪的灾难日,被各种秀恩爱造成无数点伤害,为了弥补这些伤害许多人选择变身剁手党,疯狂网购。怎奈无法亲身试穿,买到的衣服、鞋子不合适很容易给原本已经脆弱的单身汪造成二次伤害。今天中细软集团小知贴心送上黑科技,让单身汪在双十一做个开心的剁手党。
    黑科技一:优衣库“脑电波”智能选衣系统
    近日,优衣库脑洞大开,在澳大利亚推出了一套名为U mood的智能选衣系统。据小知了解,U mood能根据顾客的脑电波,判断顾客的情绪喜好,从自己的库存里推荐一些衣服给顾客。它能有效地帮助消费者节约时间,挑出想买的衣服。有网友评论称不用去试衣间也能选衣服(拍视频),这项技术或将取代试衣间。
    黑科技二:Like A Glove智能打底裤 穿上就可显示体型尺寸
    Like A Glove
打底裤主要是针对网购用户而设计开发,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只要用户穿上Like A Glove,按下表面按键,只要相关的网络购物平台接入了Like A Glove的应用数据,就能够自动在网络购物平台中搜索出相关符合该用户尺寸的款式,并且会根据测量体型的数据自动做精准度的优先推荐。这真真是一键解决了女性购买裤子时因尺码产生的所有烦恼。
    黑科技三:Real Sense 实感技术 虚拟试衣体验
    英特尔研发出了实感技术Real Sense,并在去年年底与京东达成合作,结合京东APP给顾客带来虚拟试衣体验。Real Sense 实感技术由英特尔在CES2014展上首次推出,其配备的Real Sense 3D 摄像头可对物体实现三维扫描,并能精确识别手势动作、面部特征、前景和背景,进而让设备理解人的动作和情感。利用Real Sense技术可以分别给顾客和服装建立3D模型,进而为顾客匹配各式各样的服饰。站在显示屏前,顾客可以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上装后的效果,不必再进试衣间试穿衣服。
    黑科技四:私人定制,3D打印运动鞋
    网购怕买不到合适的鞋子,3D打印完全可以帮你实现私人定制的愿望。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已经成为的3D打印技术的拥趸者。10月初,阿迪达斯公布了其3D打印跑鞋系列“Future craft 3D”的概念图和视频。未来用户只需在阿迪达斯店里的跑步机上跑几步,阿迪达斯就能快速获取跑步者的足部特征及各项数据,接着再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这款跑鞋。
    要知道,以上这些黑科技可都是创新的集大成者。希望以上创新成果在造福单身汪的同时,能有严密专利保护体系,能在专利的保护下发扬光大。至于京东、阿里巴巴之间的恩怨纠葛,微讲堂只希望多考虑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别在自己造的节日里,失了人心,砸了招
!

    说完了今年的双十一,让我们再来看看去年的双十一,京东可是最大的赢家!

     京东(JD.com)在110点至10点期间,订单数量达到去年同期的2.4倍,应该说是所获颇丰。在京东各品类商品中,手机品类订单量达到去年同期的3倍,明显高于整体增长。同时,移动端订单量的占比也是去年同期的3倍。移动端普及和手机产品交易活跃固然是出现这种结果的重要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在去年双十一中,京东新引入的微软著名“黑科技”——人工智能管家小冰。来到京东的小冰举手投足间虽然还是那个16岁的萌妹子,但她这次多了一个“手机达人”的身份。
    在去年双十一当天,已经有50%的京东安卓APP用户可以激活小冰,体验电商平台与人工智能的首次握手。相比传统的关键词搜索或页面浏览的导购方式,萌妹子小冰采用了完全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基于与用户之间的对话,来挑选最贴近用户需求和喜好的商品。这可以说是对固有电商购物印象的一次颠覆。有多不一样?一句话:谁用谁知道!

    小冰私人导购的商品推荐方式,更具智能化、人性化,而且更有趣味,也更贴近自然沟通方式。其结果是极大提升用户下单的积极性。双十一期间,部分手机产品的销量相比平时有了10倍乃至20倍的增长,小冰的功劳恐怕还真不小。
    全新购物体验带来了井喷式的销量增长,在这背后是电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所带来的精准营销的力量。京东将千万级产品和用户信息大数据向小冰开放,小冰则根据自己对用户喜好的学习,结合人工智能计算和自然语意分析,最终塑造出了自己手机达人的形象,为用户提供贴心导购。当用户饶有兴致的看着小冰一边卖萌耍宝一边提供导购服务的时候,可能不会意识到在这一问一答之间,已经包含了最顶尖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当然用户并不会感到这些。在某种意义上,小冰的特色就是实现那句科技大咖的预言:最牛的科技就是让你感觉不到科技的存在。

    说完了双十一,我们再来谈谈前天上映的007电影,詹姆斯·邦德也真是帅瞎了我的眼呢!对于电影迷来说,没有什么比亲眼看到系列电影《007》中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所使用的高科技装备更令人兴奋的事情了。因为除了007扮演者本身的巨大魅力以外,Q博士在每次出行任务前为他所配备的高科技装备也是007每次都能使命必达的关键因素。
    与此同时,这也就为广大影迷造就了这一经久不衰的超级特工形象。在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后,007电影中许多当时的高科技装备已经陆续成为了现实。

    阿斯顿-马丁DBS
    第22007作品《量子危机》(Quantum of Solace)或许在这一系列中算不上是出类拔萃,但在电影开头时的机车追逐场景却始终让影迷大呼过瘾。然而,图中的这部阿斯顿-马丁DBS无疑是这部影片的“牺牲品”之一。

    其实在显示生活中一些真实的特工工具甚至让007中的Q都羡慕不已。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注意,是七十年代),CIA还真想出这么一种装备探听敌人的消息。
    这条鱼叫Charlie,现在它和其它几种超乎你想象的武器一起被CIA公布在网上。同时CIA在上个星期还把它们放上了YouTube  Flickr。传说揭露的这几种武器会让007邦德的Q Branch嫉妒得眼睛冒绿光。CIA表示,网站可以让大家找到一种新方法来了解神秘莫测的特工生活。
于是 YouTube 上面有人开始神策间谍特工的各种游历和故事。不过到目前为止最有趣的还是 Flickr系列 ,上面展示了一些自二战后既奇特又绝妙的特工装备。
现在就让我们来瞧瞧这些普通的间谍装备吧,微型照相机,窃听器,密码破译机,其中有些东西哪怕是最有创造力的阴谋理论家也想象不到。
其中设计最独特的一件:“取信器”,一个像蟹钳的设备,可以在不打开信封的情况下插入信封的一侧。信封里面的信可以被钳子卷出来阅读。等采集完信息后,信可以重新插回信封,然后像平常一样将信发送出去(对付它只能送鸡毛信!)
尽管取信器只是工程学的雕虫小技,但毫无疑问创造它所需要的想象力比制作它的可要多多了。
机器鲶鱼、机器蜻蜓
Charlie
,就是文中开头那条用无线电操作的机器鲶鱼。CIA当时发明了在水下无人操纵的机器(UUV),并将其用于研究水中的机器人技术。Charlie的构造包括了一个抗压的躯壳,稳定系统,通信系统和安装在尾巴上的推进系统。
还有一个同样设计独特的机器蜻蜓,它也叫insectothopter。这些都是CIA70年代为了探索微型平台搜集情报的效果所研发的。
蜻蜓间谍曰:别看我长的小,我可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祖爷爷~
至于Charlie是否曾经用来收集过情报,CIA表示:你猜你猜你接着猜。但可以确定insectothopter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备,考虑到现在最小的照相机体积都是那蜻蜓的两倍,重量是它的三倍。
 鸽子相机
 那只未能出镜的鸽子开始怨念:看我多可怜(他们最好没对我用尼龙搭扣),身上绑着这个相机每天飞到敌人的地盘拍照,还要给藏在我身上的微型相机的胶卷打掩护。
 “鸽子相机”专门为鸽子而设计,CIA训练背负相机的鸽子飞去敌人的位置或者敏感区域,相机每隔一定间隔照相,然后飞回主人的手里,让主人收回和冲洗胶卷。

好了,本期的科学微讲堂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本期节目由校有线广播台技术部顾珊珊为您制作,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吧。

正文部分到此结束

文章标签: 技术部 黑龙江大学有线广播台 节目发布 科学微讲堂

版权声明:若无特殊注明,本文皆为( jsb )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也许喜欢: «数码生活跟我来之“手机厂商大战” | 科学微讲堂之“雾霾”»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