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02 2015
数码生活跟我来之“手机其实可以这么玩”
前一阵子去看电影,粗心的小松柏忘了带眼镜,虽然人很少蹭到了第一排,却还是看不清字幕。和朋友们聊天时聊到玩手机玩的太厉害伤了眼睛,于是松柏去萨摩了不少熄灯后玩儿手机的小方法来分享给和我一样是手机控的小伙伴儿们。
手机灯光调到最低
晚上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尽量把手机灯光调到最低,然后,也不要把手机屏幕正对着眼睛,光都是直射,辐射就更不用说了,最好是向下倾斜45度左右,不要向上倾斜,这样脖子要受力大,伸久了会酸痛。
千万不要身体侧躺着玩手机
左右横躺着对左右眼睛的压迫力最大,这样下去不出一个月就会造成左右眼睛视力偏差。枕头对眼睛的压迫造成供血不足,时间一长眼睛就会有膨胀感,短时性影像重叠,为了我们的眼睛,可千万不要侧躺着身体玩手机哦!
不要俯卧状玩手机
俯卧会对手肘、脑部的血液循环造成困难,而且很累,也是很容易入睡而使手机还在是处于联网状态下,使得颈椎以上基本上都形成惰性缺血。
比较好的方法是仰着玩手机
这样对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很合适,除了手肘累,这个可以用被子垫在手肘下面来克服,这是最好、对健康影响最小的方式!
晚上浏览器屏幕尽量调到夜间模式
我们感知字体是通过色差反应来识别的,两种颜色的色差越大,就越费视力,颜色为:白红橙黄绿蓝腚紫黒,其他的衍生颜色都覆盖于其中,所以黑白是最费眼睛的,所以知道为什么夜间模式总是黑加紫(或灰色)了吧。晚上最好选用冷色调,不要用暖色调的颜色!
最重要的一条是晚上玩手机尽量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
人的一天只有两个记忆高峰:早上十点左右和晚上九点左右,其他时间记忆基本无太大的波动,但是晚上十一点以后身体各个部分开始新一轮的新陈代谢了,人在接受一定量的外界信息后就会屏蔽记忆了。
晚上玩手机的时候不要开着小台灯
晚上十一点半后身体会分泌抑制黑色素的蛋白酶,一直可以持续到凌晨四点,但是这段时间如果见光,身体就会停止分泌;在一点之前都会有分泌,然后一点过后就是分解作用了。长期开灯对身体不好。
关于使用手机的方法就先到这里吧。
接下来让松柏带你了解一些生活里怪异现象的科学原因。
第一个 把一个词重复(看、听、读)很多遍,你就突然看不懂这个词了。
这个现象咧叫语义饱和,它还有一个很崩坏的名字,叫完形崩坏。主要原因在于大脑的神经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到太多刺激就会暂时罢工。不信就盯个字 20 秒试试?
第二个 找出自己的错字总比找别人的难。
当你在读阅的候时,大脑不会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识别,而是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第三个 你以为你记得的事情不一定真的发生过。
这个可是很常见的,每个人都会产生虚假记忆,因为我们的大脑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自动补全我们记忆中缺失的细节,不管这些细节是不是真实的。
第四个 所有星座的性格分析都让你觉得好像就是在说你自己。
这是一种巴纳姆效应。一些泛泛而谈的模糊分析很容易就让人以自己的方式解读,并认为这就是在形容自己;而实际上,它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如“你偶尔会觉得你非常相信自己,然而在其他的时候你并不是那么自信”这句话。
第五个 听完神曲后的几个小时内,你的耳朵内都会不断回放刚才的旋律。
当你听多了像《小苹果》这样的节奏感强、旋律周而复始的神曲后,大脑便会情不自禁地复刻下这些旋律,触发“非自主音乐想象”。
第六个 你会闻到、尝到、听到、看到并不存在的东西。
我们的所有感官都和大脑神经相连,刺激大脑的某一部分神经就可以影响相应的感官,产生“虚假”的感官感受,也就是幻觉。所以说“我们只是泡在水缸中的大脑”这个假设是有依据的。
第七个 当你看到别人受伤时,自己也会感觉到疼。
原因就是看到别人受伤的画面会激活你大脑中和痛感有关的区域,这属于同理心的一部分。
第八个 盯着图片中间的绿点看,过一会儿你就看不见三个小黄点了
这被称为“运动诱导视盲”,关于它的成因至今还在争论中,很多科学家猜测这又是一个大脑为了合理分配注意力并提高效率的小 bug 。由此可以推测,平时是有多少生活细节被我们视而不见了。
文章标签: 技术部发 节目 技术部 黑龙江大学有线广播台 数码生活跟我来 黑大广播 节目发布 数码生活
版权声明:若无特殊注明,本文皆为( jsb )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也许喜欢: «数码生活跟我来之“是与非的争论” | 科学微讲堂之“脑电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