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10 2017

数码生活跟我来之“关于石墨烯的那些事儿”

首页 » 技术部节目 » 数码生活跟我来之“关于石墨烯的那些事儿”   

    科学技术很重要,数码生活跟我来,
    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石墨烯的那些事儿,
    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未来10至20年内会爆发一场技术革命,“我认为这个时代将来最大的颠覆,是石墨烯时代颠覆硅时代”,“现在芯片有极限宽度,硅的极限是七纳米,已经临近边界了,石墨是技术革命前沿”。这里提到的石墨烯,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它真的能带来颠覆吗?
    石墨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厚的二维碳膜——的确是种令人惊讶的材料。虽然名字里带有石墨二字,但它既不依赖石墨储量也完全不是石墨的特性:石墨烯导电性强、可弯折、机械强度好,看起来颇有未来神奇材料的风范。如果再把它的潜在用途开个清单——保护涂层,透明可弯折电子元件,超大容量电容器,等等——那简直是改变世界的发明呀。但是石墨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将来它也许能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在克服几个重大困难之前,这一场景还不会到来。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产业更新的巨大成本,石墨烯的好处可能不足以让它简单地取代现有的设备——它的真正前景,或许在于为它的独到特性量身定做的全新应用场合。
    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球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碳原子之间化学键的特性,石墨烯很顽强:可以弯曲到很大角度而不断裂,还能抵抗很高的压力。而因为只有一层原子,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为它带来了全新的电学属性。石墨烯在可见光下透明,但不透气。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保护层和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
    但是适合归适合,真的做出来还没那么快。
    问题之一:制备方式。
    许多项研究向我们展示了石墨烯的惊人特征,但是有一个陷阱。这些美妙的特性对样品质量要求非常高。要想获得电学和机械性能都最佳的石墨烯样品,需要最费时费力费钱的手段:机械剥离法——用胶带粘到石墨上,手工把石墨烯剥下来。
    虽然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含量看起来都很低,但问题是成功率更低,弄点儿样品做研究还可以,工业化生产?开玩笑。要论产业化,这手段毫无用途。哪怕你掌握了全世界的石墨矿,一天又能剥下来几片呢……
    当然现在我们有了很多其他方法,能增加产量、降低成本——麻烦是这些办法的产品质量又掉下去了。我们有液相剥离法:把石墨或者类似的含碳材料放进表面张力超高的液体里,然后超声轰炸把石墨烯雪花炸下来。我们有化学气相沉积法:让含碳的气体在铜表面上冷凝,形成的石墨烯薄层再剥下来。我们有直接生长法,在两层硅中间直接设法长出一层石墨烯来。还有化学氧化还原法,靠氧原子的插入把石墨片层分离,如此等等。方法有很多,也各自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真的能适合工业化大规模推广生产的技术。
    问题之二:电学性能。
    石墨烯一个有前景的方向是显示设备——触屏,电子纸,等等。但是目前而言石墨烯和金属电极的接触点电阻很难对付。
    但是为啥我们不能干脆抛弃金属,全用石墨烯呢?这就是它在电子产品领域里最致命的问题。现代电子产品全部是建筑在半导体晶体管之上,而它有一个关键属性称为“带隙”:电子导电能带和非导电能带之间的区间。正因为有了这个区间,电流的流动才能有非对称性,电路才能有关和开两种状态——可是,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实在太好了,它没有这个带隙,只能开不能关。只有电线没有逻辑电路是毫无用途的。所以要想靠石墨烯创造未来电子产品,取代硅基的晶体管,我们必须人工植入一个带隙——但是简单植入又会使石墨烯丧失它的独特属性。目前针对这个领域的研究的确不少:多层复合材料,添加其他元素,改变结构等等;但是诺沃肖洛夫等人认为这个问题要真正解决,至少还需要十年。
    问题之三:环境风险。
    石墨烯产业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污染。石墨烯产业目前最成熟的产品之一可能是所谓“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它很便宜,虽不能用来做电池、可弯折触屏等高端领域,作为电子纸等用途倒是相当不错;可是这东西对人体很可能是有毒的。有毒不要紧,只要它老老实实呆在电子产品里,那就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研究者发现它在地表水里非常稳定、极易扩散。虽然现在对它的环境影响下断言还为时太早,但这的确是个潜在问题。
    那么,石墨烯的命运又该将怎样呢?
    如果商业领域过度夸大其神奇之处,可能会导致石墨烯产业变成泡沫;一旦破裂,那么也许技术和工业的进展也无法拯救它。科学作者菲利普·巴尔曾经在《卫报》上撰文《不要期望石墨烯带来奇迹》,指出所有的材料都有其适用范围:钢坚硬而沉重,木头轻便但易腐,就算看似“万能”的塑料其实也是种种大相径庭的高分子各显神通。石墨烯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没有理由认为它能成为奇迹材料、改变整个世界, 至于眼下的可打印、可折叠电子产品,可折叠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等新领域能否发挥它的潜能,就让我们平心静气拭目以待吧。
    呀呀呀,密码又忘啦,瞧我这脑子,我想同学们或多或少也会有忘记密码的时候吧,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设定的密码必须在容易记住和安全可靠之间加以取舍:简单的密码当然容易记住,但也容易被破解;复杂的密码难以破解,但是却更难记住。
    所以呀,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项全新技术,有望终结忘记密码这件事,保护你的隐私不被旁人破解,这项技术被称为“脸锁”,巧妙利用了心理学上我们人类在人脸识别方面的特长。
    心理学研究揭示,在识别熟悉和陌生的人脸方面,我们的能力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对特定面孔是否熟悉,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把它从许多不同的图片里识别出来。因此,一组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熟悉人脸,就能够用来创造一把专属于你自己的“锁”。只要能够从图片中识别出这些人脸,你就能够解开这把锁,认不出就解不开。
    在注册这套系统时,你需要指定一组只有你自己熟悉、其他人却不太熟悉的人脸。詹金斯等人发现,想要找出符合这一条件的一组人脸,容易得让人出乎意料。“最好的办法是把不同的专业知识领域的人混在一起。”詹金斯说,“比如,如果你喜欢爵士乐或者垂钓,或许就会认识爵士乐手或者垂钓比赛冠军的面孔——而对其他人来说,这些脸根本就是陌生人。”
    这把“锁”由一系列人脸拼图构成,每组拼图里都有一张面孔是你熟悉的,而其他面孔对你来说都是陌生人。只要简单触碰每组拼图里你熟悉的那张面孔,就能够通过身份验证。对你来说,这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因为熟悉的面孔你一眼就能够认出来。然而,其他人看到同样的拼图就会遇到问题,因为所有面孔看起来都同样的陌生。
    詹金斯说,他们不会使用诸如电影明星之类名人的脸,因为这些面孔有太多的人熟悉了,那么,能不能使用虚拟 的人脸,比如卡通版的猫和老鼠,或者漫画版的超级英雄呢?詹金斯表示,我们还没有试过卡通版的面孔,我担心没有足够多的卡通形象供我们挑选,许多卡通形象,比如猫和老鼠,还有超人都太过大众化了,不适合用到这个系统里来,
    基于熟不熟悉而建立起来的身份验证系统,拥有几个优点,与基于密码的身份验证系统不同,基于熟不熟悉的身份验证方法不需要你去记住任何东西,而且也不需要你认出哪些面孔都姓甚名谁。唯一需要你做的,是指出哪张脸看起来不陌生。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一张熟悉的面孔事实上不可能变成陌生人,因此这个身份验证系统自然就不存在“忘记密码”这回事儿。在这项研究中,用户甚至在一年之后都能够轻易通过身份验证。相比之下,不常用的密码几天内就会被忘记。
    除了很久都不会“忘记密码”以外,对一张面孔是否熟悉也极难仿冒。这就使得这套系统很难被恶意破解。在研究中,詹金斯等人要求自愿者充当破解者,在观察别人利用4张面孔成功解锁的过程之后,尝试在类似的人脸拼图中挑出同样的4张面孔。只要在拼图中换用同一批面孔的不同照片,破解者就只能认输了。而对于熟悉这些目标面孔的用户来说,再把这些人脸从一大堆照片里识别出来则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有人对你非常熟悉,或者通过社交网络仔细研究过你,会不会也能熟悉你所熟悉的面孔,从而破解脸锁呢?詹金斯说,“没有一种密码系统是完美的。理论上,如果破解者对你所选择的所有面孔都够熟悉,他登录你的账户就不存在任何问题。这就相当于破解者拿到了你的密码。”不过他也指出,“在我们的实验中,就算是跟用户非常亲密的其他人,也很难成功破解用户的密码。这表明,仅仅是了解一个人,还不足以破解他的脸锁。”
    詹金斯说,“不认识一张脸却假装你认识,就好像不会说一门语言却假装你会说一样——根本就行不通。唯一能够可靠识别那些人脸的系统,就是对它们都很熟悉的那个人。”
    听到这里会有人问了,如果脸盲症又该怎么办呢?其实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毕竟我可是脸盲症晚期呢,但是詹金斯表示,她们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我相信,这迟早也是会解决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或许很快就能在手机上看到这样的解锁系统了。
正文部分到此结束

文章标签: 节目 技术部 黑龙江大学有线广播台 数码生活跟我来

版权声明:若无特殊注明,本文皆为( jsb )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也许喜欢: «科技微讲堂之“移植记忆,你要吗?” | 数码生活跟我来之“卡西尼与刺果松”»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